Facebook广告与行销一直是台湾品牌常用的推广媒体。儘管近年FB流量红利不如以往,但在成效表现上仍拥有一定强势。不过广告投放的难度与门槛,确实比过去辛苦许多。
最近,意外看到一间品牌的公开贴文,大辣剌地分享自己操作的广告数据。像上图大方公开的厂商,真的不多!笔者的记忆裡,这应该是第一家品牌商在粉丝专页上直接坦诚布公。非常引人注目。
数据的背后显示什么问题呢?从行销社团的讨论中发现…
从以上的讨论中,行销社团的朋友都很热心指点出该品牌粉丝专页的问题。很可能来自于彰显于外的素材:影片或图片出现问题以致于让人无法食慾大开。甚至,电玩圈享有盛名的洁哥,也分享自己的看法,建议该品牌应该拍个10秒影片。
以下,节录几段在该文讨论串看到的精采回馈:
以上内容节录于GBMH全球品牌行销欣智汇的发文讨论串。从讨论中看得出来,大家对于该麵食品牌会往几个面向去思考:
1. 市场竞争:
目前太多人在做乾拌麵,那么该品牌的优势在哪?有无相关代言人呢?像曾拌麵来说,艺人曾国城自带流量与话题可说是行销优势之一。
2. 广告素材:
如何让人产生食指大动的画面与情境很重要。如同:洁哥提到拍一支短视频,让人飢肠辘辘的感觉。我们与饿的距离,很重要!目前看来还是有些距离感。
3. 话题炒作:
因为该粉丝团的内容经营上,某种程度也有一定的特色。所以诸多团友也提到说:那何不就让他延续此话题,再透过一些网红/Kol来引爆,再带动更多好奇的网友购买。
以上,精采的回馈,在夜黑风高的夜晚,一夜就创下破百则的交流与回馈。大家不仅找出问题点,还给予问题之后的方向做讨论。最特别的观点是,延续现有问题并且放大,让它产生更大的话题与声量,藉此带动广大网友好奇而购买。这一步,应该算是险棋。但如果能成功的话,的确是行销操作上的神奇佳作了。
FB数据报表中还有什么优化空间吗?
数位世代中,数据可以说是行销优化的根本。然而,从以下的有限的指标与数据,不大容易找到问题的全貌,只好从现有已知的条件去推测。
「问对问题」比怎么解答更重要!
从以上报表中,我会先想几个问题,如下:
-
该品牌在目前经营阶段上,属于什么位置?是属于积极扩培新客吗?还是本身已有些历史与足够流量了?
-
总体广告投放效益不彰!ROAS 1.1。是哪一组广告活动造成的?其中是否有表现不错的?有表现特别不好的?
-
延续上个问题是,表现好或坏的项目,又各别是使用什么受众与素材呢?
-
另外,广告曝光有些走到破万,却没有任何订单,这过程怎么决定停损呢?
以上,是笔者从报表中先捉出的四个问题。因为每一次行销活动,必定藏有某种策略与目标在。若是新客开发来说,每笔交易成本偏高是可以被接受的。况且,产业类型是食品类,有回购的可能。在终生价值考量下,ROAS 1.1可行!
但接踵而来的是,那为什么有些广告活动特别好?有些特别不好?针对特别会转换的广告活动,是找了哪些受众与素材呢?而不好的广告活动,又做了哪些优化呢?
优化是一门艺术!「产业经验」与「商业逻辑」是成效改善的关键!
因为优化是一门艺术与经验,考量的因素很多,笔者在此简单分享一个最容易学习的逻辑:
即当曝光次数累积到一定数量后,就该为你想达成的目标做一个检核点!
从上图来看,有几个广告活动项目,累积曝光数都破万了,却一张订单都没有转换。关于这种情况,我们通常一定会马上关掉,并且评估许多项目来优化。例如:是否有加入购物车但没购买?还是说完全静悄悄一点交易讯号也没有。所以,适时加入「检核点」,让自己关注广告之后的指标变化就很重要。